團長陳文哲為五洲第五代弟子,為孫正明大師得意徒孫。五洲小桃源創辦人孫正明為廣播布袋戲先驅,1970年在臺北市西門町今日世界,以一齣「聖俠小顏回」連演三年有餘。孫正明於布袋戲演出中所呈現的不論歷史典故、詩詞文章,均用心鑽研而有所得,正是五洲園小桃源系統之重要特色。 本次演出由劇團2代女主演陳惠君擔綱,劇團演出劇本多以矯正社會風氣、啟發教育及忠義精神的民間故事和野史故事為主。近幾年積極投入文化藝術傳承的工作,及校園種子布袋戲傳承。
西遊外傳之如意金箍棒
劇碼簡介:孫悟空的神器如意金箍棒,其實是太上老君丟棄在壁角沒用的神器。當年天蓬元帥為助大禹治水,請老君賜寶貝幫助禹,老君不肯,天蓬便順手拿了放在壁角的神器就跑,中途還戲弄嫦娥,嫦娥憤而怒告玉皇上帝。 禹大戰蛟龍,天篷以神器相助除龍,自己卻因戲弄嫦娥被貶下凡投胎為豬八戒。 但蛟龍已除,洪水卻仍未定,大禹發現原來是龍門山潭水被龍門擋住,一群鯉魚逆流而上,欲躍龍門,只要鯉魚躍過龍門化成龍,便能引水疏通,消除水患,終於神龍絞水,禹以疏通法治水成功,此時神器已無用處,禹便將它丟入東海,成為定海神針又名如意金箍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