偶戲嘉年華踩街

偶戲嘉年華踩街

踩街日期:10月11日(五) 下午3點至5點

踩街路線:虎尾圓環→中正路→中山路→布袋戲館→公安路→復興路口(終點)

踩街團隊:
國外團隊/美國Wonder spark、日本PUK、韓國Culture art Bakery、泰國MIT
國內團隊/身聲劇場、WannaBeast、虎尾國中醒獅隊、兆群藝術團、禮物盒子劇團、安慶國小樂旗隊、虎尾青商會、虎尾女獅會、在地學校、社區團隊等

踩街團隊

國內團隊 :
身聲劇場、WannaBeast、虎尾國中醒獅隊、兆群藝術團、 禮物盒子劇團、安慶國小樂旗隊、虎尾青商會、虎尾女獅會、在地學校、社區團隊等

國外團隊 :
美國Wonder spark、日本PUK、韓國Culture art Bakery、泰國MIT

國內團隊

身聲劇場

台灣獨樹一格的音樂肢體劇場,成立於1998年,匯集了「演樂舞」多方專長的表演者,全方位表演者既演、亦奏、亦舞、亦歌,觀眾群不分年齡與族群。是台灣少數能在表演者身上體現「演、樂、舞」跨領域能力合一的表演團體。


禮物盒子劇團

打開禮物盒總能帶來歡笑和喜悅,禮物盒子劇團以親子為對象,致力帶來大人小都抵擋不住的可愛演出-圓滾滾的可愛人偶、逗趣的小丑、歡樂的互動,就像歡喜的禮物沿路發放,人人有獎,個個開心。


虎尾國中醒獅隊

虎尾國中多年來戮力推廣傳統民俗藝術,除了布袋戲屢在全國競賽獲得優勝外,醒獅隊更是在虎尾地區「頂港有名聲,下港尚出名」,平日在專業教練指導下揮汗苦練,所有努力都在每次受邀演出時的喝采聲中獲得回報。去年更在全國教育傳承盃競賽中拿下雙獅組和戰鼓組的冠軍,表現亮眼。


Wannabeast

Wannabeast成立於2022年,被粉絲暱稱為毛毛舞團,由一群熱愛舞台表演的獸迷夥伴們組成。WannaBeast的舞蹈強悍、華麗、充滿力量,他們期望透過更多的音樂內容展現更多毛毛舞蹈的可能性。欣賞他們的表演,你將被他們如同野獸般的熱情所征服,並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與感動。


兆群藝術團

兆群藝術團是一個以帶給大眾歡樂為宗旨的團隊,結合 小丑、氣球偶、音樂等歡樂元素,參與過國內大大小小的踩街活動,鮮麗、童趣的偶與裝扮所到之處,與觀眾互動逗得大人小孩都開心,是踩街中廣受喜愛的團隊。


安慶國小樂旗隊

雲林縣虎尾鎮的安慶國小管樂隊,2006年成軍,是雲林縣國小的第一支室外管樂團,也是全國比賽常勝軍,八度榮獲全國冠軍,被網友暱稱為”紫色風暴”。 安慶國小管樂隊還五度獲得「雲林之光」和「雲林績優團隊」的殊榮,樂隊學生們不只從中學會樂器、學會團體合作,還讓他們因而充滿自信。

國外團隊

2024雲林國際偶戲節邀請來自美、日、韓、泰國的偶戲團隊,除將帶來風格、特色各異的演出之外,也將辦理workshop 和觀眾進一步互動,親自動手操作或製作戲偶,進一步體會偶的美妙世界。


Puppet Theatre PUK (Japan) 人形劇団プーク 偶劇團PUK(日本)

位於東京的偶劇團PUK是日本歷史最古老的偶劇團,1929年創立至今95年,將近百年的時間、以成為“祈願世人和平與幸福,讓兒童到成人都能感受到樂趣」的偶劇團為目標,創作演出不斷,歷經戰火也未改其志,1946年因戰火中斷的演出再度展開,以迄於今。1971年創建日本第一個偶劇專門劇場,除了劇團本身的演出之外,也廣邀日本各地偶劇團登台獻演,PUK 偶戲劇場儼然成為東京以及日本偶戲重鎮,影響之大之廣,至今仍為偶戲界津津樂道。PUK 偶劇團本身創作演出的劇碼不可勝數,至今仍維持每一季都能上演新劇或經典劇碼的頻率,觀眾和演出人員歷經世代更迭,幕一開啟,老少觀眾們隨著劇情一起哭一起笑,對PUK的歷代演出人員而言,這就是讓他們始終樂在其中的原因。


WonderSpark Puppets (USA)-奇蹟火花偶劇團(美國)

Chad Williams 是 WonderSpark Puppets 的聯合藝術總監,持續在大紐約地區表演和教授偶戲。他為家庭觀眾編寫、導演和表演了超過15部獨角偶劇,每年演出數百場。Chad 專精於手偶技巧,出版了獲獎書籍《50個手偶技巧:揭示的隱藏秘密和技巧》(50 Hand Puppet Techniques: Hidden Secrets and Tricks Revealed)及其它書籍。他是 UNIMA-USA 董事會成員以及代表美國的傅爾布萊特學者。


Culture Art Bakery FFWANG (Korea) 偶劇團 (韓國)

2014年成軍於韓國著名偶劇城市-春川的文化藝術烘培屋(偶劇團),自取暱稱” FFWANG”,這既是創辦人的姓氏諧音,也是 “ Fun, Fantastic, Wonderful, Amazing, Nice, Gentle”等字的首字母組合,劇團期望以他們的演出和偶劇推廣,達到讓所有看戲的大人小孩、和演戲的所有人感受到藝術的有趣、奇妙、美好,從而成為又好又溫柔的人。

FFwang是一個偶劇團,但勤於和不同藝術種類、不同流派的藝術家合作創作貼近人們生活、記憶和感受的作品。同時著力於把”年輕人” 拉進偶戲世界,讓偶劇的發展更添薪火,讓偶劇不只吸引兒童或親子,還要創造出讓各年齡層都能感動的作品。

成立以來,不但年年受到春川偶戲藝術節的邀請演出,也在韓國各地藝術節中參演,2015年起展開海外演出,廣受歡迎。 2023 哈薩克奧特克藝術節、日本飯田偶戲藝術節 2017、2018 法國沙勒維爾-梅濟耶爾偶戲藝術節 2015 印尼國際兒童藝術節


MIT MARIONETTES (Thailand) 米特偶劇團(泰國)

 2003年8月,劇團創始人Vasin 因為電影《變腦》(一部獲得三項奧斯卡金像獎名,包括最佳導演、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女配角的奇幻黑色喜劇電影) 裡的木偶演出而開始著迷,從而一頭栽進木偶世界。 而後遇到志同道合的友人。在自己具有的木工底子下開始製作木偶並以MIT MARIONETTES 為團名嘗試在街頭演出。

這一演竟然得到附近商家的讚賞,並邀請他們在店中固定演出,開啟了MIT MARIONETTES的偶戲演出之路。 2004年起,他們的演出足跡逐漸從小商場擴散,進入大城市、進入泰國正式的偶戲節,並在2006年首度受邀出國演出,而後陸續參與世界各地的偶戲藝 術節,包括新加坡、越南、韓國、台灣。2015年起,他開始受邀在國內學校授課,指導學生製作木偶、搬演偶戲迄今。